欢迎光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官方网站     

  |  EN
首页  > 新闻  > 地方新闻
我市召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下)

来源:管城理市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


9月1日,市城市管理委(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组织召开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进展新闻发布会。


市直机关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执法局参加发布会,介绍近期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的推进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1630628855557038.jpg


以下为问答实录——


记者:您好,实施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后,非居民单位需要做些什么,注意哪些问题?


1630628922471914.jpg


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李如刚:


首先,非居民单位要按照《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向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进行生活垃圾排放登记,报告生活垃圾数量、运输者、处理去向等情况,排放登记后就有了自己的排放身份。


其次,非居民单位在属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指导协调下与运输单位签订运输服务合同。大家比较关注的连锁企业,在某一区片内,可以由集团总部与相应运输单位签订服务合同,无需一一签订,但签订的合同需在每个连锁点位留存备查。对于特色餐饮街区、商业综合体等情形,可以由非居民单位直接与运输单位签订运输服务合同,也可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楼宇物业单位)与运输单位统一签订运输服务合同。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楼宇物业单位)与运输单位统一签订运输服务合同的,收费严格执行政府定价,不得加价收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楼宇物业单位)可统一负责厨余垃圾前端收集,所需费用与非居民单位协商确定。


最后,非居民单位负责按照本市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和标准设置垃圾收集容器。负责将收集容器运送至与运输单位约定的桶车交接点。对运输单位反馈的计量数据和分类质量及时确认,按照厨余垃圾运输量和政府定价,向运输单位缴纳厨余垃圾处理费。同时,也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源头减量。


记者:您好,实施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我们是如何确保计量数据公平公正,保证非居民单位的合法权益呢?


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李如刚:


非居民缴纳的费用直接与垃圾运输量挂钩,为了确保计量数据准确,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进一步规范交易场景。


运输单位在运输非居民单位厨余垃圾过程中,计量数据要形成电子联单,非居民单位在线上进行重量和分类质量确认,历史数据可在线上查询。


二是确保计量系统完好有效。


运输单位要按照要求为运输车辆加装计量称重系统,做好日常维护和校验,确保完好有效。


三是建立容错机制。


系统实现稳定运行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测试,在目前的计量系统中,除车载自动计量称重外,还保留了以容量估算重量的简易方法。如果计量数据有明显偏差,可以通过容重纠偏,保证非居民单位的厨余垃圾计量数据与实际情况一致


记者:您刚才提到市直机关工委创新垃圾分类参与方式,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四小活动”,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活动的亮点和特色?


1630629534750738.jpg


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徐斌:


市直机关垃圾分类“四小活动”已成为机关党员干部践行垃圾分类的特色品牌,前期在各级党组织深入发动的基础上,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呈现出一些亮点特色。


一是线上线下同步推进,集中展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机关党员干部既是社区桶前值守的参与者,也是垃圾分类改变居住环境的见证者。我们采用线下“打卡”和线上展示的方式,将大家在日常分类或参与桶前值守过程中发现的社区环境新变化、经济实用的小妙招、方便投放的“小神器”等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在线上宣传推广。


二是丰富拓展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动起来”。


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不断丰富拓展了“四小活动”,使党员干部更主动、更便捷参与垃圾分类。比如,将垃圾分类口诀改编成好听、好记朗朗上口的“神曲”。精心制作小视频,通过温馨有爱的镜头记录孩子参与分类的点滴成长,养成“知分类、懂分类、愿分类”的良好习惯。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有的手绘垃圾分类漫画海报,号召更多党员干部参与桶前值守。有的大手拉小手,利用纸箱巧手改造成恐龙玩具,让垃圾变废为宝。


三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我为社区献一策”活动是落实“双报到”工作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求机关党员干部通过回居住社区(村),做垃圾分类的宣传员、指导员、调研员。调研的过程既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帮助改进提供专业咨询、智力支持的过程,大家参与其中,提出了很多改进的好点子、好思路,发挥了机关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


记者:您好,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收费政策调整对企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1630629708470102.jpg


市发展改革委收费管理处处长张萌:


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在整个垃圾管理系统中起着强化环保意识,付费意识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管理机制,发挥价格机制激励约束作用,积极引导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推进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本次收费管理政策调整,将有利于引导非居民单位改变行为习惯,比如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加装控水控杂设备、倡导“光盘行动”、合理配餐等,从源头主动采取减量措施。具体到直接影响上,因非居民单位产废量不同实际影响也会不同,产废量大的增支相对较大,产废量小的增支相对较小。根据抽样调查情况,影响成本增支在千分之5左右。实施差别化收费政策后,若采取减量措施,实际垃圾运输量低于定额标准50%的,影响更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ews@cau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