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根据《办法》规定,今后该市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住宅、商业楼宇等区域将分类设置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公共场所、城市道路等区域也将分类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办法》的正式施行意味着全市“垃圾分类”的战役要更进一步。
早在去年年初,该市开始推广“垃圾分类”。由于前期的整体工作做到比较扎实,白银路街道被选为了城关区的试点街道。从那时起,一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的“战役”就打响了。在白银路街道辖区内的很多小区以及小街巷到处都能看到,一幅幅宣传展板、横幅出现各处。而硬件上,很多小区内每个楼层下一个垃圾桶也变成了不同颜色的四色垃圾桶。知晓率上去了,但是要调动起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单纯灌输式的宣传显然还不够。对此街道还开展了垃圾分类积分换小礼品、换绿植等活动。从被输入理念到参与垃圾分类,居民的知晓率提升的同时,参与率也是明显提升。
除了这些之外,白银路街道还举办了“垃圾分类进校园”、“垃圾分类手抄报大比拼”、“垃圾分类主题音乐会”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而记者了解到,伴随着《办法》的正式施行,街道将从宣传到让鼓励市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通过网格员值守督查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源头分类质量。
在酒泉路街道,系列的相关主题活动,也是就《办法》适用范围、责任主体、惩罚力度等一一做了详细介绍,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深入人心,向市民分发了垃圾分类宣传品,有垃圾分类宣传折页、大礼包、环保垃圾袋、新年台历、无纺布手提袋等,鼓励居民践行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动身边亲朋好友参与、支持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大部分市民表示,垃圾分类是好事,会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去。还有一部分市民表示,虽然现在垃圾分类工作在逐步推进,知晓率也在上升,但很多小区、公园和大街上只设置了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没有细分成四类,所以即便分开丢放部分垃圾还是会混在一起。
红红、绿绿、蓝蓝、灰灰,这四位好朋友可以让城市变得整洁干净,将垃圾分类投放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倡议市民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将垃圾分类投放到这四位好朋友“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摘编自《兰州日报》(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