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厦门市湖里区以扎实行动深入践行“厕所革命”。在“大城管”机制的引领下,紧跟新时代公厕服务理念,提升辖区内公厕硬件水准和服务标准,打造“公厕综合体”,优化“精品公厕”,打造城区“新靓点”,更以“厕所革命”助推湖里城区文明提升。
在五缘湾木栈道旁绿树丛中这座闽南风格建筑的公厕中,内部墙面贴上瓷砖,隔间修缮提升后精致实用,内部明亮清新,隐蔽性高。公厕不仅提升空气循环系统,还引进香氛系统,从嗅觉上营造如厕的舒适氛围。
此次改造提升后的旅游公厕中,五缘湾旅游区一带占据一半的比例,此外还有台湾街旅游集散中心、狐尾山公园、仙岳山公园、联发文创园、薛岭公园等市民、游客量大的区域。
针对国内存在的不少公厕中女厕排队、男厕蹲位充裕的问题,这次的提升改造过程中,这些公厕充分调整了男女厕所中蹲位比例,不少女厕中蹲位占比超过三分之二比例,实现厕所使用空间的最大优化。
在公厕的优化提升后,第三卫生间里可谓“五脏俱全”。数平方米的空间内,哺乳台、休息座椅、残疾人辅助设施应有尽有,不少第三卫生间设置了儿童马桶,让孩子也能舒适地坐着“方便”。
除了完成10座旅游公厕的建设,湖里区100%完成市里公厕革命”下达的20座环卫公厕的改造任务。
在公厕的建设和改造提升过程中,湖里区扎实提升辖区内公厕硬件水准和服务标准,打造出不少更具人性化、服务功能更多元化的“公厕综合体”、“精品公厕”。
如南山公厕、观音寺公厕等较大型公厕中,先进的空气循环系统以及精细化地保洁维护,让公厕外型美观、内在整洁。在此基础上,公厕还设置了空调、休息座椅,摆放上绿植,赋予公厕歇脚休憩的功能,以“公厕综合体”的理念,促使公厕使用功能的最大化。
在一些人流密集但空间不足的区域,湖里区则更多地采用建造周期短、占地面积小的钢结构公厕。
在“大城管”机制引领下,湖里区在公厕管理中下足功夫,并创新将公厕管理交由“公厕管家”——由区属国企对公厕实行物业化、精细化管理。
从满足基本如厕需求,延伸到注重公厕人性文明和环境容量,进一步优化公厕内外环境。
摘编自湖里头条微信公众号(20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