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官方网站     

  |  EN
首页  > 新闻  > 地方新闻
咸阳力促垃圾分类工作大变样大提升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雷春林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


作为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立足于西北欠发达城市市情,以“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为切入口,坚持先行完善末端处理设施、倒推中端分类运输与源头分类投放的“逆向”思维,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大变样、大提升,基本完成了全国垃圾分类重点城市阶段性目标,构建了全链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有效促进了垃圾分类高效运转。


目前,城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95%以上,垃圾分类网络平台注册用户达到18万余户,“四分类”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建成,日回收处理有害垃圾35公斤、可回收物30吨、厨余垃圾120吨,通过焚烧发电日处理其他垃圾700余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咸阳市采取“先找出路、再行分类”的策略,以市场化运作为前提,通过产业化建设末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专业化构建中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队伍、社会化实现源头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逐个破解末端处置、中端收运、源头投放难题。


产业化+市场化运作 打赢末端处理攻坚战


垃圾分类,关键在于末端处理。在整个垃圾分类产业链中,末端处理利用环节由于投资大、回报慢,社会资本很难实现短期回报和退出。因此,市场化运作最为艰难。


1638232975843412.jpg

有害垃圾处理基地


•主要措施:


一是利用潜在合作企业自有土地、原有设施原址改造、集约环卫设施用地等方式,化解邻避效应,打破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束缚,解决用地难的问题。


二是紧盯市场空缺,结合“咸阳市当地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从卫生填埋向焚烧发电转变,亟待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环保政策取缔不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渠道不畅通;作为行业新生事物,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尚未建设”等实际情况,以市场换投资,解决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问题。


三是积极争取生物质能源发电补贴,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省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等政策资金支持,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BOT(建设—经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等方式,在企业自主运营创造效益的基础上,由地方财政在一定时间内给予稳定的处理服务补贴,解决企业生存和盈利问题。


从2018年实行垃圾分类试点以来,咸阳市财政每年仅以4000万元的垃圾处理服务支出,引进多家企业,投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累计超过12亿元。同时,整合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与咸阳市共建的陕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危险废物处理产能,形成了品类齐全、分工协作的四类垃圾处理系统。


•举例一:BOO模式在咸阳市实践的一个成功案例


某公司在礼泉县利用企业自有土地160余亩、自有资金8亿余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为1500吨(咸阳主城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8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处置项目,于2020年7月18日正式并网发电。


在该项目落地过程中,利用企业自有用地,有效规避了邻避效应;利用国家生物质能源电价补贴政策,辅以地方财政焚烧处理补贴,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给予企业30年的其他垃圾焚烧发电特许经营权,坚定了企业投资建设该项目的信心,有效保障了巨额的建设投资。实施该项目,解决了其他垃圾与焚烧飞灰处理问题,实现了入场垃圾全量处置。


•举例二:引入BOT模式处置生活垃圾的一个成功案例


2018年6月,某公司投资1.09亿元,建成了日处理能力120吨的咸阳市厨余垃圾处理中心。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咸阳市争取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支持,将项目列入国家第二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项目,并享受了相应的中央预算内补贴。项目所在地紧邻原咸阳市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降低了项目落地的难度,加强了不同处理设施之间的协作。该项目同样被授予了投资企业25年的特许经营权,配备专用收集车29辆,规划收运线路29条,通过技术改造,以餐厨垃圾为主、兼顾家庭厨余垃圾处理,试运行至今,已累计处置厨余垃圾12.1万吨。在此基础上,还新增3座日处理能力达10吨的厨余垃圾分散处理设施,不但解决了4100余家餐饮单位和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处理问题,每年还可产生沼气230万立方米、工业级粗油脂1800吨、有机肥原料1100吨。沼气厂内就能使用,还能用来发电,油脂可以全部销售出去,而有机肥原料也可以交给下游企业进行深加工,杜绝了“垃圾猪”“地沟油”向餐桌回流,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举例三:有害垃圾收运处置


在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方面,形成“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的局面。咸阳市政府出资160万元,由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原本从事废旧电池回收暂存的某公司,利用自有厂房改造形成了能容纳10吨有害垃圾的暂存中心,实施有害垃圾分拣暂存,交由咸阳市礼泉县境内的陕西省唯一一家危险废物处理园区——陕西再生资源产业园进行无害化处置。


•体会收获:


作为西部欠发达城市,咸阳市财政紧张,政府无法投入过多,只能以政府小投入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入。同时,从长远来看,垃圾分类应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垃圾分类“全产业链”。


在整个链条中,末端处理投资大、回报慢,市场化运作最为艰难,但却最为关键。咸阳市按照“先找出路、再行分类”的思路,以龙头企业培育为抓手,打造“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功能凸显”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市场。


政府职能也在不同阶段,从主导地位向培育市场、再到政企结合进行角色切换。


专业化+市场化运作 打赢分类收运运动战


收运环节连接投放和处置两端,必须根据投放模式的新变化和末端处置的新布局,优化组织、强化管理。


1638233044943304.jpg


垃圾收集运输车辆


•主要措施:


一是在整合原有生活垃圾收运企业、承担其他垃圾收运任务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独立运行的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收运体系,有效杜绝了“先分后混”现象的发生。


二是以产生量较大、附加值较高的可回收物,带动产生量少、收运成本倒挂的有害垃圾,形成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智能分类收运系统。


三是利用数字城管指挥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分类运输企业自行搭建的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四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的种类、路线、数量、运行轨迹全过程实时监管。


2018年,咸阳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了以可回收物分类收运和有害垃圾分类收集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项目,设立了可回收物收集运输系统、有害垃圾收运暂存系统、厨余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和其他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四分类体系,形成了收集、运输全过程独立运行、分工协作、专业一体的收运体系,有效避免了前端分类投放收集、后端混合运输处置现象的发生,形成了垃圾“四清运”的独立分类收运体系。


•举例一:


在可回收物收运处理体系方面,在市区现有3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基础上,由另外一家公司投资1.2亿元,实施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在居民小区、公共机构设置了1000个智能分类投放点,配套具备自动称重、积分功能的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和专用车辆。每天从8时开始,专用垃圾回收车辆将收集点的可回收物按塑料、金属、织物、纸张4个品类运输至分拣中心,进行二次分拣打包后,再交由多家企业循环利用。


•举例二:


在厨余垃圾收运体系方面,由运营企业在城区设置厨余垃圾收集容器6100个、厨余垃圾专用收集车辆29台、司乘和管理人员56名以及目前规划的29条收运线路,打造由专用收集容器、专用车辆、司乘人员和管理队伍组成的厨余垃圾收运系统。目前,已经与4000余个居民小区、餐饮单位签订收运协议,每天分3个时段完成收运工作,日常收运实行“三联单”制度,收运数据接入数字城管平台,日收集厨余垃圾120余吨。


•体会收获:


发挥市场价值驱动和精细分类政策保障的联动作用,切实加大政企合作力度,推动全品类各链条顺畅贯通。


例如,政府以特许经营方式,与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模式实现市场化运作。企业借力互联网,采用“四清运”分类体系处理体系,通过专业化分拣、运输,实现机械化、智能化、专业化分类收运。


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打赢前端投放持久战


整个垃圾分类工作的最前端、最复杂的部分,就是源头分类。只有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四个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才能为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创造良好环境。


1638233185154130.jpg

垃圾分类活动进社区


•主要措施:


一是从公共机构入手,坚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示范,设立党员示范岗,组织2.8万名党员参与注册垃圾分类平台,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垃圾分类政策知识,形成了党建引领“1124”工作法,即:1周党员下基层1次,工作2个小时,动员党员干部当好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员、示范员、指导员、监督员4个角色,有效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


二是从学校入手,编发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创作垃圾分类儿歌,编制“垃圾分类小账本”,建立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实践教室,开展政策宣传、知识普及、活动展示、互动体验等活动,让垃圾分类理念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三是从社区入手,按照“讲分类政策、做分类测试、填分类承诺书”三步走的方式,开展入户宣传;组建垃圾分类监督指导员队伍,将垃圾分类宣传与文艺演出结合,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在社区中的知晓率、准确率;组织基层党员定期召开垃圾分类工作分析会,实行分类投放“红黑榜”制度,评选分类投放优秀家庭。


四是从全社会入手,结合互联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项目,利用单位、小区现有生活垃圾收集点和物业管理用房,建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智能分类投放和积分兑换设施,并同步打造积分兑换软件平台,以积分奖励的形式提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并把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同时纳入积分奖励范围。


•举例一:


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咸阳市结合生活垃圾智能分类项目,开发了“乐色管家”生活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小程序,居民可采用线上扫码、输入电话号码、注册账号的方式,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获取积分奖励。居民可以在配套建设的积分兑换点或“乐色管家”小程序内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以此激发居民参与热情。为避免居民乱投乱放垃圾,智能投放点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若发现有人发生乱投乱放行为,会在积分平台系统内扣除其相应积分、形成记录。


通过加强垃圾分类智能收集箱、积分兑换亭、无人自动兑换机等硬件设施建设,利用“乐色管家”小程序和积分兑换政策,形成了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同时激发了居民使用智慧设施的热情。


•举例二:


在创建示范小区中,咸阳市重点抓物业服务企业,这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精准化分类的源头。以物业服务企业保洁人员为依托,成立了监督员、指导员队伍,现有监督员、指导员2200余名,政府每月为每人发放补助300元钱、为垃圾分类优秀家庭奖励200元,每年达到800万元。此外,还聘请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为社会义务监督员,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实现了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


作为第一批试点小区,愿景园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与街道办工作人员采取分包单元、入户宣传、有奖竞答、桶边值守、技能大赛、垃圾分类红黑榜等全方位措施,目前小区入户率达到98%、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达到93%、垃圾分类网络平台注册率达95%、投放精准率92%以上,住户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分类习惯。


•举例三:


秦都区育英幼儿园利用周末,组织家长和孩子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小手拉大手·共创美好家园”及“垃圾分类·全民参与”亲子手抄报大赛等活动,号召全体家长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贡献力量。在今年“五一”开展的活动中,共有486人次参与,收到优秀亲子手抄报400余份。在活动中,校方充分利用家长职业资源,开展“家园携手共育·科学有效分类”家长进课堂活动,先后邀请20余位家长走进课堂,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为孩子们宣讲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形成了多途径、多元化的家园共育工作模式。


•体会收获:


垃圾分类成效与基层治理能力紧密相连。引导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与垃圾分类运营企业进行市场合作,并附加互联网思维,建立有效奖惩机制,使垃圾分类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将有效促进居民垃圾分类良好习惯的养成。


垃圾分类工作从“新时尚”到“新习惯”,需要长期引导与管理。垃圾分类工作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除法制强制、经费保障外,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等工作也应全程发挥作用。


结语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作用,努力构建“三有”的推动落实机制。


一是要打造“有为”的政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畏难不前,而是要立足实际,从资金、产业等根本性问题入手,全面协调。


二是要开拓“有效”的市场。通过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社会效益和个人权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发展、科学分类和个人便利的统一,靠市场和产业实现垃圾分类的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


三是要组织“有力”的社会。通过加强基层治理,包括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党团组织的示范带动、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以及互联网、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引领,形成垃圾分类的强大合力。


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只要将政府的“有形之手”、市场的“无形之手”和社会的“治理之手”相结合,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引领作用,就一定会取得垃圾分类“持久战”的最终胜利。


(本文为作者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举办的第二期视频远程教育专题培训第八讲上的发言,有删改)咸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ews@cau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