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官方网站     

  |  EN
首页  > 新闻  > 地方新闻
贵阳南明区:探索厨余垃圾“变废为肥”新路子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高政恺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


每天4时30分,清洁工人会准时来到贵阳市南明区蟠桥路早市,将经营户们自觉分类出来的菜皮、果壳等厨余垃圾收集到清运车内,然后再将其运送到花果园厨余垃圾分散处置点。厨余垃圾在处置点粉碎后,被送入高温好氧的发酵箱中,经过6到20个小时的微生物菌种发酵,变成有机肥原料。这套设备每天能处理10吨左右的厨余垃圾。


据初步统计,南明区现有农贸市场及生鲜超市170余家,日均产生厨余垃圾约108吨。为解决这些废菜叶等厨余垃圾处置问题,南明区试点推进厨余垃圾分散处置点建设,探索“变废为肥”新路子。


南明区采取广泛比选、试点建设的模式,吸引市场专业技术服务企业投资建设厨余垃圾终端处置试点。厨余垃圾在处置点经过超高温生物气化处理设备就地“瘦身”95%,且每吨垃圾可产生200斤干燥肥料,在实现“日产日清”的同时“变废为肥”。目前,南明区共引入2家专业企业,投资约1500万元,先后建成运营花果园3号站、马车队厨余垃圾分散处置点,可日均有效处置约35吨厨余垃圾,能够满足马车队、蟠桃宫早市及万东农贸市场、部分生鲜超市等区域产生的厨余垃圾的处置需求。下一步,南明区将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试点建设。


南明区规范各个环节的运作,探索建立“投收运处”机制。为规范厨余垃圾处置流程,聚焦“投收运处”4个环节建立管理体系,稳步提升处置能力。盯住投放端,在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等区域建立实施源头分类投放制度,严禁混装混倒;盯紧收集端,建立桶换桶及直接装车的收集模式,避免在垃圾倾倒时出现二次污染;盯牢收运端,按照垃圾分类车辆要求,专车专用,并规范收运线路,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实现收运实时动态监管;盯实处置终端,规范完善分散处置点管理,建立运行、管理制度,加强污水处置检测监管,确保终端处置符合生态环保标准。


南明区还建立多层保障,实现机制运转长效化。他们积极落实资金保障,将厨余垃圾处置经费40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有效保障全区厨余垃圾处理经费;建立生态检查机制,针对厨余垃圾分散处置点情况,通过利用车辆GPS系统、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等技术,同时引入第三方定期、不定期抽查尾水排放指标,督促落实环保要求;探索建立有机肥利用体系,通过对接整合绿化管护公司,将产生的肥料用于绿化养护,以此建立一套终端利用的保障体系,形成生态环保的闭环处置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ews@cau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