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官方网站     

  |  EN
首页  > 新闻  > 地方新闻
我市召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周年情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管城理市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


1619656116996711.png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实施即将满一周年,4月28日, 市城市管理委(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组织召开了《条例》实施周年新闻发布会。


一年来,北京市以首善标准坚决推动《条例》的如期实施,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逆势开局, 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生活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市城市管理委、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管执法局参加了发布会并介绍了《条例》实施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本次发布会集中展示了一年以来全市上下推进垃圾分类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工作成效,全面盘点全市垃圾分类推进指挥部各相关工作组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工作创新,认真总结经验、正视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措施,为打好垃圾分类这场持久战打下基础。


以下为问答实录——


市城市管理委


1619656606341668.jpg


记者:您刚刚提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要提高居民自主分类投放的准确率。在部分居民小区还存在需要二次分拣的现象,下一步还会采取什么措施吗?


副主任张岩:在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快速提升的过程中,二次分拣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我们的垃圾分类责任人的意识和履职是有的,因为实施二次分拣的往往是小区的管理责任人。由于一些居民的分类可能不准确,需要责任人通过二次分拣保证小区的分类质量达标,为后续的运输、处理等环节创造必要的条件,对我们整个的垃圾分类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二次分拣从长远看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我们立法实施垃圾分类的目的是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使各个社会单位、居民朋友们自主自觉分类形成习惯,形成社会文明的新时尚。


解决二次分拣的根本措施就是让居民真正行动起来,在家里做好源头分类。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居民主体责任。


居民作为垃圾的产生者,是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人。我们将进一步引导居民树立主体责任人的意识,这也是在《条例》里做出明确规定的。


二是帮助居民正确分类。


一些居民还不清楚垃圾如何分好类,我们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比如推出“垃分宝典”,桶前值守等各种志愿活动,都可以为不熟悉如何分类的居民提供帮助。还有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在“大类粗分”的前提下,如果实在不清楚的垃圾可以投入其他垃圾。但是不能不加任何分类直接投入其他垃圾桶中。


三是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比如在桶站设置上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促进居民分类愿意投放、正确投放。


四是推动前端分类,促进全链条管理。


现阶段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环节都形成一定的规模,要加强前端的分类投放工作力度,推动生活垃圾全链条管理更加顺畅。


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


1619657403131247.jpg


记者:自《条例》实施以来,全市社区广泛进行了动员发动,居民群众踊跃参与,家庭分类、正确投放逐步成为居民习惯养成。下一步,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持续抓好动员发动工作?


副局长赵济贵:下一步,我们将在八个方面用力,做好动员发动工作,保持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分类的质量。


一是精准入户动员。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委”换届、疫苗接种、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组织社区进行入户动员和回访,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居民群众参与的情况,宣传《条例》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讲清楚遵守条例、进行垃圾分类是法定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每家每户都要参与和自觉遵守。


二是突出重点人群。


改变以往大众化、普遍式的宣传动员方式,以年轻人、上班族、租户等人群为重点,由社区党组织统筹各方力量,采取上门宣传、微信推送、桶前指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动员发动。


三是聚焦薄弱环节。


以被媒体曝光、被督导组通报、12345热线投诉、城乡结合部等小区为重点,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做好政策宣传、动员发动、督促检查等工作,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整体推进,不出现掉队、扯后腿现象。


四是进行桶前值守。


在全市开展“垃圾分类我们一起行动--周末守桶我参与”活动和“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志愿服务,以党员干部为守桶先锋,广泛动员社区积极分子、社会力量参与每个周末一天的桶站值守,通过现场指导和督促,提高垃圾分类质量。


五是坚持奖惩并行。


通过积分兑换、上红黑榜等方式,对居民进行奖励激励。利用现有监控系统,同时在桶站普及安装视频探头,实现全天候监控。对不分类、乱投乱放的个人,经送提示信和教育不改正的,社区配合城管执法部门进行处罚,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六是引入社会力量。


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的平台,发挥社会组织专业性强、工作灵活等优势,通过小调研、小活动、小视频等形式做好动员发动。


七是发挥示范作用。


对全市评选出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和村,总结它们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通过现场观摩、线上交流等形式普及推广,形成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效应。 


八是落实四方责任。


要强化市区相关部门、个人所在单位、属地街道社区、个人,在生活垃圾分类中的责任,建立督导、检查、反馈、评价等机制,形成一套完善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合力抓好垃圾分类工作。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1619657447701041.jpg


记者:下一步,将如何推动物业企业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责任落实?


二级巡视员赵成:目前,确实还存在有一些物业服务企业责任落实不到位、桶站设置不合理、清运不及时的问题。下一步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狠抓桶站的合理设置。


因为垃圾投放硬件之一就是垃圾桶,要按照合理布置、方便投放的原则,特别是在桶站调整之前,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要广泛地同居民进行协商,通过充分沟通,确保桶站设置符合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取得广泛共识和认可,工作方式方法上不要简单化、不要生硬化。


二是对桶站周边环境卫生常抓不懈。


主要是要求物业服务企业,一方面要及时清运垃圾,保持桶内的干净;同时对桶外及时清洗或擦洗,定期消杀,保持桶外的干净,保证桶边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扫。


三是着力做好及时清运工作。


目前日常的清运工作总体状况不错,但是在节假日和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时段上,还存在清运不及时的情况。我们会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在节假日或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要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放,特别是要加大清运的频次,及时收运已经分类好的生活垃圾,避免冒桶等现象的发生。


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


1619657487437668.jpg


记者:如何推进农村地区厨余垃圾与农林废弃就地就近协同利用?


副局长杨琦:简单来说,有机资源要统筹结合,技术模式要因地制宜。


根据“技术有效、成本可行、利用顺畅、运行可持续”的工作思路,我们在开展协同利用时就要统筹考虑农村地区厨余垃圾产生量、产业特点(秸秆、蔬菜尾菜、畜禽粪便、园林果枝等产生情况)、现行收集处理方式、镇村运行保障能力等等。


总的原则是针对山区、浅山区、平原、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区位的村,建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为:


对人口密度较低、可用空间较大的村,如偏远山区的村或镇可选用膜法好氧发酵堆肥技术、生物处理有机物技术等;


对于有观光采摘园和民宿旅游的村,可采用密闭高温好氧技术、酵素制作技术等;


对于厨余垃圾产生量较大的民宿旅游村,需要增设脱油脱盐技术;


对于人口密集大、地方较少的农村区域,如城乡结合部地区,在后期运行经费充足和运行模式长期可持续的前提下,可选用筒仓发酵、罐式发酵等一体化的快速处理模式。


去年,我们从全国征集并展示了5种类型19种技术模式,包括:好氧发酵(堆肥)、厌氧发酵(沼气)、生物法(蚯蚓、黑水牤)、综合处理(与厕所粪污、农林废弃物混合)、热解技术等。


今年,经过多轮现场考察和专家论证,我们已经征集协同资源化利用试点20余个,拟定了新建试点名单,尽快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模式,力争实现厨余垃圾不出镇、不出村。


市文化和旅游局


1619657528425738.jpg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接下来要试点有偿提供“六小件”工作,试点工作准备怎么开展?


一级巡视员周卫民:现在,全市宾馆饭店全面执行不主动、有偿提供“六小件”。在此基础上,近期,市文旅局选择两家星级饭店开展有偿提供“六小件”工作试点,这两家星级饭店分别是五星级的好苑建国酒店和四星级的维景国际大酒店。为了做好这两家星级饭店有偿提供“六小件”的试点工作,市文旅局指导这两家星级饭店做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求制定工作方案。


二是对有偿提供“六小件”进行公示,告知入住客人,之前要求不主动提供“六小件”,在这两家饭店是有偿提供。


三是对有偿提供的“六小件”要进行合理的定价。


四是员工培训时,对员工进行有偿提供“六小件”宣传和组织、实施、服务的培训。


五是对有偿提供的“六小件”和生活垃圾减量工作的重要意义,要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引导,目的是为赢得入住客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市城管执法局


1619657694552496.jpg


记者:接下来的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还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副局长温天武:市城管执法局将认真梳理总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一年来的有效做法,按照全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整体工作部署,重点把“城管进社区”助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


一是深入居住小区做好指导帮扶。


延伸执法检查覆盖面,聚焦居民家庭源头分类,针对分类习惯尚未完全养成的群体,精细指导、助力物业和社区开展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居民绷紧正确分类投放这根弦不放松。


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在早晚垃圾投放高峰时段增加巡查频次,紧盯问题高发的街道、社区、小区,重点检查投放环节中居民个人混投混扔,垃圾桶破损、脏污、满溢,以及收集、运输环节中清运不及时、收运企业混装混运、未密闭运输、遗撒滴漏等突出问题。对现场能整改的问题,督促立即整改;对不能现场整改的,要求限期整改,并通过执法“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


三是完善深化工作机制。


充分依托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志愿者、监督员建立“多位一体”协同配合机制,健全快速处置流程,营造“城管+社区+物业”三方携手、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综合治理工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ews@cau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