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城乡环境的“美容师”,为了维护嘉兴港区这座滨海新城的正常运转与安稳,乍浦环卫所及7个保洁公司上下400多名职工没有丝毫退缩,坚守一线岗位,积极迎战,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担负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行业职责,努力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者”,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一、心中有信仰,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朱慧钢是乍浦环卫所所长,他既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说:“我既是一名指挥员,更是一名战士,所里最危险的岗位留给我!”为了保证抗疫间期集中医学隔离点和居家医学隔离点生活垃圾的及时清运,他提前规划路线,做好防护工作后带头奔赴各个隔离区,在对生活垃圾及其容器消毒后进行收集,运至平湖德常环保的焚烧厂,返回后再对清运车进行消毒。随着务工回流的人越来越多,隔离区的生活垃圾量明显增加,为保证每日清运任务能够按时按量完成,朱慧钢和同车的辅助工两人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回到单位后他还要将7个保洁公司上报的消杀记录、体温检测记录等数据进行核对,确保各项防疫措施到位。常常是他回到家时,家人都早已经睡了。用他的话说:“舍小家为大家,哪怕牺牲自己再多的时间,只要能够阻断疫情潜在的传播可能,都是值得的。”
二、肩上有担当,既是管理员又是收运员
胡建根和高李高,一位是党员,一位是积极要求入党的退伍军人,自防疫工作启动以来,作为环卫所管理员的他们一直兢兢业业地奉献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线,每天24小时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疫情发生后,环卫所在完成日常清运、保洁任务的同时又多了许多“战疫”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做好废弃口罩等防护用品的收集处置工作。面对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他们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兼职做起了专收人员。每天,在安排好所里的日常工作之后,他们就佩戴好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前往全区80余个废弃口罩定点投放点收取口罩。每到一个点,先对收集容器里里外外、认真仔细地进行消毒,再更换容器内的废弃口罩用专用回收袋,最后将收集来的口罩统一送往平湖二院医疗废弃物回收点进行暂存,避免了使用过的口罩造成二次污染或者被不法分子利用。他们将责任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环卫人的初心。
三、手中有方法,全力保障环卫后勤运行
项伟是一名环卫“新兵”,但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来袭的危难时刻,他勇当“逆行者”。“抗疫”工作开展以来,他始终坚守一线,负责发放口罩、消毒水等防护物资,对工人宣讲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相关知识与预防措施,每天多次测量并记录每位员工的体温,密切关注每位员工的健康状况,排摸疑似人员,做好后勤保障。
另一名坚守在环卫抗疫战线上的“老兵”叫陶红其,他是东片天天保洁公司的管理员。为了确保公司职工的身体健康,他每天早上向每位作业人员发放口罩、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关注每位员工的身体状态,时刻提醒员工作业时务必佩戴口罩、做好防护,下班后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并要求每个职工主动上报家人亲友外出情况和健康状况。除此之外,他积极协助作业人员做好路面清扫以及果壳箱、垃圾桶点位的消毒防护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毫无怨言。
特殊时期,还有很多像项伟、陶红其一样的环卫人在默默地付出着。
四、脚下有力量,消杀灭菌阻断疫情传播
顾其良,乍浦环卫所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获得过“嘉兴港区最美环卫人”、“平湖市优秀城镇美容师”等光荣称号,但他从不把荣誉挂在嘴边。疫情发生以后,他更是主动放弃春节的休息时间,连续作业,坚持将所内的消毒工作做到全覆盖。他每天背着30余斤重的消毒机,消毒近600个垃圾桶、两台压缩机和5亩多的作业场地,往返奔波,一丝不苟,确保每个角落、每一细节都不遗漏。
肖洪泽和刘秋根是德恒环境的消杀专员,他们两人负责了港区40个公共厕所、大大小小500多个坑位的消杀工作。每天早晚,他们都会对所有公厕进行一次全覆盖的消毒,确保坐便器、蹲坑、台盆等消毒到位,同时还要保证上至厕间天花板、下至地面每个区域与角落的消毒,做到不遗漏,最大程度地阻断潜在感染途径。紧要关头,全区还有很多的环卫人像他们一样,背着消杀机,不怕风险、不顾辛劳地履行疫情防控应尽之责,共同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他们,只是乍浦400多名环卫工人的缩影,朴实的环卫人一直奋战在一线,维护着城乡环境的清洁卫生,他们不善言辞,却最擅长埋头苦干。他们坚定地站在环卫抗疫的一线,用每天准时的垃圾清运、每天如常的清扫保洁、每天严于日常的消毒防护,给市民们筑起一道抵挡疫情蔓延的铜墙铁壁,告诉大家这座滨海新城没有乱!
感谢永远在一线的全区环卫工人,你们辛苦了!
供稿:乍浦环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