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官方网站     

  |  EN
首页  > 新闻  > 地方新闻
北京市召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

来源: 原创 感谢关注 管城理市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

 
2021年4月2日下午,市城市管理委(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组织召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条例》实施11个月以来我市垃圾分类整体情况和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市城市管理委介绍了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总体进展及下一步工作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介绍了《条例》实施以来的工作情况;市卫生健康委介绍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推进全行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取得的成效;市园林绿化局介绍了园林绿化行业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情况;市城管执法局介绍了执法检查工作情况。


1617409690316378.jpg


以下为“管城理市”根据发布会内容整理的讲话实录:


市城市管理委


1617409799906248.jpg


宣传动员处处长陈瑞:

工作推进情况


1. 分类设施设备进一步规范提升,全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率保持稳定。

 

截至3月底,全市已建成分类驿站1275座,达标改造固定桶站6.32万个,涂装垃圾运输车辆3945辆,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805座。3月份,全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为3798吨,分出率为19.59%。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2.11万吨(其中:其他垃圾1.56万吨、餐饮服务单位厨余垃圾1692吨),与2020年日均清运量相比下降4.11%。抽查居民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为84.37%,环比提升5.4个百分点。


2. 坚持“接诉即办”,抓好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专项治理。


针对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坚持接诉即办,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建立垃圾分类月度诉求量排名靠前街道(乡镇)的治理工作机制,梳理清运单位作业情况,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全市诉求前十街(乡镇)涉及垃圾分类问题总数共11446件,3月份诉求量较2020年11月下降35.6%。市级督导检查组强化日常检查和督导,以问题促整改,坚持日汇总、周通报、月分析,3月份共检查358个小区,发现问题1171个,检查发现的问题形成清单化管理,及时通报各区督促整改。


3. 完成2021年第一批示范小区、村创建工作。


3月份,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按照“党建引领作用好、分类设施规范、桶前值守到位、分类成效显著和居民满意度高”五个标准,对申报2021年第一批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开展全面检查验收,共有236个小区、村创建成功。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三批、602个示范小区、村。东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昌平区、平谷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示范小区、村覆盖全区各街乡镇。随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各区、街乡镇、社区村的工作主动性、创新性不断增强,典型引路的作用逐步显现。


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市还将继续抓住关键环节,再下功夫、再提升,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取得新成效。


一是抓住家庭源头自主分类,宣传发动“到户、到人”,通过桶站指导、“红黑榜”、视频监督、积分奖励、执法进社区等多种措施,提升居民责任意识和自主投放准确率。

二是抓住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重点问题,全面排查桶站和分类驿站等分类设施,做好维护更新,确保设置规范、干净完好。在分类设施维护、清运企业监督管理、收集运输处理体系规范上下功夫、补短板。

三是抓住市民投诉集中的街乡镇等重点区域和重点点位,解决市民关注的重点问题,监督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责任落实。

四是加快可回收物体系建设,促进生活垃圾减量。抓好《关于加强本市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的意见》组织实施,发挥骨干企业和市场机制作用,梳理市民需求和场地条件,加快推动可回收物“点、站、中心”体系建设,做到落点落图,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1617410127369636.jpg


二级巡视员赵成:


2020年5月1日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共同部署、共同推进,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和施工工地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人的责任,全市物业管理领域和施工工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能力不断提升,居民分类投放的习惯逐步养成。


《条例》实施以来的工作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


市住建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主管领导全面落实,先后三次召开16个区及亦庄开发区住建系统及300家物业企业、建设单位参加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启动、社区动员、参与示范小区创建等重点工作动员部署会,物业管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进。


二是健全政策


2020年8月20日印发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动员工作方案》,要求物业企业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物业项目全员参与生活垃圾分类。2020年11月12日印发了《关于物业服务企业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的有关工作通知》,要求物业企业切实落实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的责任,重点做好桶站设置、知识宣传、将生活垃圾交由有资质单位分类运输等各项工作。修订《住宅物业服务标准》,把垃圾分类工作要求纳入物业服务标准,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修订《住宅区管理规约》,把业主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纳入业主自治范畴,引导业主通过共同决策的方式,把生活垃圾分类上升为住宅项目业主的行为规范。


2020年5月8日印发了《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2020年7月1日印发了《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推进生活垃圾再利用、再生产新产品,推动施工工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三是加强检查


市、区住建部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万余人次,检查物业项目近4000项次,检查施工项目近6000项。委领导带队检查朝阳区金地花园等21个物业项目,督促物业、施工工地按规定设置分类垃圾桶站,分类运输,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实效。同时,把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工作纳入物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范围,要求各区在物业领域专项治理中,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治理的重点内容重点督促检查,并在重点物业项目开展集中督促指导。


下一步工作


一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两个《条例》的落实。在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的形势下,物业企业和施工企业,要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切实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重点部位的消杀和巡逻检查,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强化员工安全防护等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统筹推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工作,为居民提供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

二是强化管理,督促物业企业和施工现场落实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强化物业企业推进和完善日常制度建设,重点做好桶站周边清洁、及时清运、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等基础性工作,夯实物业项目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大试点施工现场与资源化处置点位相结合工作力度,形成“现场分类回收处置+规范分类运输+综合利用”模式,做到源头分类减量管控,运输过程可控,后端无害化综合利用。

三是充分听取居民群众意见。社区要通过物管会、居民议事厅等各种方式组织物业企业多听取群众意见,在桶站设置、清扫运输等方面吸收群众的合理诉求,引导、推动小区居民凝聚共识,实现各项管理目标。



市卫生健康委


1617410324422902.jpg


副主任张华: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持续推进全行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加强行业统筹


首都医疗卫生资源丰富且隶属多个办医主体。为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市卫生健康委加强全行业统筹,牵头建立以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各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北大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市中医局、市医管中心等办医主体和各区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已连续召开21次全行业调度会议,传达部署全市要求,通报工作进展,交流典型经验,督促问题整改,形成央地协同、市区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二是加强工作指导


针对行业特点,组织制定了《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及责任清单,细化、量化管理指标,按照门急诊、住院、医技检验、办公等功能分区,细化明确桶站设置要求,建立卫生行业工作标准和数据台账监测机制。组织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海报、横幅、滚动电子屏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如佑安医院联合丰台区卫健委、丰台区疾控中心等单位开展“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网络直播,近5万人观看,收到良好效果。同时,要求各医疗机构在门急诊等公共区域设置垃圾投放点示意图,方便患者正确投放。截至目前,全市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00余家医疗机构共设置垃圾投放收集容器9.3万个、垃圾暂存点近万处。


三是层层压实责任


各医疗卫生机构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着重强调单位领导、部门、科室、物业、人员等“五类责任人”的职责,结合实际“一院一策”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党委统筹引领、支部靠前推进、党员模范带头的作用,带动身边同事和家人共同参与垃圾分类。22家市属医院已有近2000名医务人员志愿者参与医院和居住社区的“桶前值守”工作。友谊、同仁、朝阳等8家市属医院开展了“垃圾分类达人”“最美职工”“最美科室”等评选活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丰台区妇幼保健院等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引导全院职工广泛参与。同时,党员带头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积极参与“桶前值守”。自《条例》实施起来,全市各医疗机构参与桶前值守人员已达11.4万人次。


四是狠抓问题整改


建立了督导-通报-整改-反馈长效机制。采取“市级督导”“区级互查”“机构自查”等模式,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开展监督检查,保持工作力度不放松。目前共监督检查全市医疗机构5500余家,发现问题3000余个,整改完成率达到100%。委托专业第三方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巡查,建立考评指标体系,定期排名并通报各区、各归口管理单位,督促排名靠后的区及机构进行问题整改,形成闭环管理,持续巩固提升。


五是典型示范推动


在全市推选20家医疗卫生机构为北京市医疗卫生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示范单位,梳理100条典型经验,通过调度会等形式在全系统宣传推广。友谊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每日各类生活垃圾数据台账,及时分析数据变化,推进垃圾减量;阜外医院配备厨余垃圾自行处置设备,减少垃圾产生量;潞河医院实行内部科室及物业公司负责人承诺制,加强考核和监督约谈;平谷区滨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垃圾分类监督及内部奖惩制度,通过签署承诺书、每月开展评比等方式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等做法在全系统得到了推广,有力促进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此外,同仁、朝阳、世纪坛等多家医院还配置了生活垃圾压缩设备,节约利用空间,并指定专人负责收集统计及清洁消杀等工作。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加强全行业管理,紧盯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精准精细管理,持续改进提升。


一是进一步推进源头减量。


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及相关知识,与“光盘行动”相结合,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遏制餐饮浪费,巩固既有成果。


二是持续推进第三方检查评估。


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四不两直”检查,坚持问题导向,落实闭环管理,持续做好日常监督考核和问题整改落实。


三是继续强化桶前值守。


促进患者和医务人员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习惯养成,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和准确投放率。


市园林绿化局


1617410755179835.png


二级巡视员王小平:


自2020年5月1日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市园林绿化局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在指挥部带领下,对标对表农林水务组任务,成立了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局长邓乃平同志定期组织召开部署会议推进落实、破解难题,截至目前,园林绿化行业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平稳有序、亮点突出,入选“2020年度市级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单位名单”。


一、坚持党建引领,机关单位形成浓厚氛围


一是落实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和个人评优重要内容,纳入单位年底党建考核重要指标;


二是将《条例》《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纳入党组会、工作会等必学内容,开展园林绿化特色垃圾分类标语口号征集、知识问答、知识竞赛,发放倡议书和分类知识手册,签订生活垃圾分类个人承诺书,党员回社区实践活动比例逐月提高;


三是与禁塑活动、“光盘行动”、爱国卫生运动紧密结合,狠抓科普宣传,将垃圾分类纳入园林绿化科普工作重要内容,近期,全市50家园林绿化科普基地全面启动以使用全降解垃圾袋(可堆肥生物降解垃圾袋)为主题的垃圾分类科普活动;

四是强化试点引领,建立垃圾分类示范单位,严格按照“五分四定”(即分区管理、分级负责、分清种类、分类投放、分项处置,定点定时投放、定岗定员引导、定期定量统计、不定期督察检查)进行管理,建立问题台账,逐条紧盯整改。


二、严格分园分区,夯实各类公园分类基础


一是制定出台了《北京市公园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意见》,编制了注册公园、普通公园、果园苗圃等分类技术指导手册;


二是紧盯分类基础建设,全市1060家公园累计新设和改造垃圾桶2.5万余个,更新垃圾桶标识2.3万余张;设立垃圾分类引导员9万人次,累计进行垃圾分类引导35.4万余次;设置生活垃圾暂存点500余处,及15000余个“垃分宝典”二维码,印发10万余份垃圾分类宣传折页、口袋书等宣传资料;


三是建立“公园自查—各区检查—市局巡查”三级检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要求立整立改;


四是积极推进“垃圾不落地”活动。与“无痕山林(LNT)”行动、“自然北京无痕游”有机结合,自2020年8月15日起,在北京市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试点开展“无痕西山”垃圾不落地活动,成为了园林绿化行业垃圾分类科普宣传的窗口和特色品牌活动。


三、突出行业特色,园林垃圾科学处置亮点突出


一是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利用的意见》,倡导“落叶化土”、“枯枝还田”,实现园林绿化废弃物应处尽处;


二是建立园林垃圾科学处置利用应用场景。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示范就地粉碎还田、智能化高效堆肥技术(包括固定和移动式)、与居民厨余垃圾协同堆肥、有机覆盖物、艺术化利用等6种园林垃圾科学处置利用技术模式,为全市林地绿地和公园提供了园林垃圾不出园样板和解决方案。同时,全方位形象科普了垃圾分类工作,艺术化垃圾桶等区域成为垃圾分类的网红打卡地,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三是积极协调国家林草局,筹建“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生态处置国家创新联盟”,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全市园林垃圾科学处理利用布局,破解政策和技术瓶颈,完善绿色循环利用产业链。


市城管执法局


1617410946858033.jpg


副局长温天武:


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工作以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在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的统筹调度下,坚持宣传引导与行政处罚相结合、社会动员与警示曝光相结合、全面覆盖和重点督导相结合、末端执法与前端监管相结合,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和执法工作宣传,促进责任单位和个人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现就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情况


自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单位89.5万家次,共发现问题2万家次,存在问题率由条例实施初期的14.9%下降到目前的2.25%;立案查处涉及生活垃圾的违法行为4万余起,其中依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1.85万起。房山区、昌平区、开发区执法检查工作较为突出,人均立案处罚数排全市前列。


3月份,全市城管执法部门结合春季开学这一时间节点,开展了主题为“校园执法月”的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走进大中小幼各类学校以及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执法检查和普法宣传。从执法检查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以及教育培训机构都按照要求配足、配齐垃圾分类设施,并利用漫画、条幅等形式,全视角、多维度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在前端分类投放、中间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置等环节整体情况良好。


但仍有少数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精准分类方面还有待提升;二是垃圾分类监督指导力量配备不到位;三是个别学生的垃圾分类的行动自觉还有待加强。


采取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机制,持续进行线上线下互动。


城管执法部门与教育管理部门加强沟通互动,与部分院校达成了法制宣传意向,固化“城管进校园”模式,定期到校园进行走访,督促学校建立持久长效的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录制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小视频、开展垃圾分类网上授课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同步做好生活垃圾分类面对校园的宣传互动。


二是用心普法,开展丰富多彩普法活动。


城管执法部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送法进校园,通过“亲子课堂”、“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以“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为牵引,把垃圾分类宣传效果延伸至家庭,带动全社会共同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执法人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枯燥的法条精心“翻译”成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童言童语”。


三是严格执法,以精细监管促精准分类


在3月份的“校园执法月”专项执法行动中,城管执法部门重点对校园内是否按规定设置分类容器、是否分类投放,以及桶站是否整洁、有无垃圾外溢、堆放等现象逐一进行检查,并督促相关责任人加大日常监督力量,杜绝出现生活垃圾混装混投、收集容器不按规定设置等问题。其中,对朝阳区博文学校、北京一零一中学未按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海淀区大有双语幼儿园、怀柔爱心幼儿园未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台账,平谷区北京思美韵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幼儿园、怀柔陈各庄幼儿园未分类收集、贮存生活垃圾的违法行为,相关区城管执法局以及属地街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依法作出了行政处罚。


下一步工作重点


4月份,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将在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的领导下,重点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帮助社区(村)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提升居住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一是各街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对照分类标准,重点围绕居住小区桶站周边环境、公示牌、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投放点设置、桶前值守、厨余垃圾分出、宣传氛围营造等情况,对全市居住小区实施全覆盖检查。市城管执法局抽调专门执法力量对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开展督导执法检查;各区城管执法局对属地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工作进行统筹指导调度。

二是在早晚垃圾投放高峰时段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紧盯问题高发的街道、社区、小区,重点检查投放环节中容器标识不清、垃圾混投混扔、垃圾桶破损、脏污、满溢、监督员设置、公示信息不全等,以及收集、运输环节中收运企业混装混运、未密闭运输、遗撒滴漏等突出问题。对现场能整改的问题,督促立即整改;对不能现场整改的,要求限期整改,并通过执法“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

三是充分依托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志愿者、监督员建立“多位一体”协同配合机制,健全快速处置流程,共同推进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综合治理工作,切实提高执法管理效能。



微信图片_20210403083505.gif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ews@cau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