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官方网站     

  |  EN
首页  > 新闻  > 地方新闻
打造特色亮点 推进智慧分类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韩 威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

秉承环境就是未来的理念,辽宁省盘锦市不断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目前已在兴隆台区、双台子区、大洼区、辽东湾新区全面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服务居民近18万户。该市通过专业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使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规范分类收运体系

按照相关要求,盘锦市不断加强在城乡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创新力度,规范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根据社区内原有垃圾桶的位置摆放易腐垃圾柜和可回收垃圾柜,完善“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暂存站”的“四桶一站”式分类收集设施配置。目前已在居民区配套放置回收柜819个、智能易腐垃圾桶1578个,设立分拣中心8座。

为保证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特设立指导员和二次分拣员,积极引导居民按照不同固体废弃物分类投放至指定容器。盘锦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按照专业化的标准和要求,垃圾分类运输以“桶对车”直运和转运相结合的新型方式,减少了混合垃圾的污染性。

打造智慧分类综合服务平台

盘锦市采用“互联网+智慧分类”的运营模式,建立全过程的垃圾处理系统,建设智慧回收平台,实现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统一智慧化运营。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采取“智能硬件—居民账户—互联网平台”模式,在城市各社区布设可采集数据的智慧易腐垃圾柜和可回收柜,建立垃圾智慧分类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步实现了“上门回收、积分奖励、商品兑换”等多种功能。通过改良现有的垃圾分类设施,逐步改变居民的投放习惯,使居民从垃圾“投放者”变成垃圾“分类者”。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建立“生态岛”,进一步为居民提供积分查询、兑换等便民服务。

特色化打造分类亮点

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盘锦市因地制宜,特色化打造分类亮点。由于开放式弃管小区的外部人员流动较大,造成可回收物品被偷盗情况增加,箱体损坏程度相对严重。为解决此类问题,盘锦市增加了回收次数,定时定点统一回收,同时增加小区指导员巡视小区次数,建议小区居民尽量在白天进行投放,或者预约上门回收服务,避免回收物的流失。发现箱体破损、门锁损坏时,及时上报,第一时间维修,避免影响居民使用。

盘锦市还充分发挥退休党员、群众志愿者影响力,共同参与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反馈问题、意见,集思广益解决群众问题。针对有物业服务的小区,联合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拓宽与居民沟通接触的渠道,提升垃圾分类的口碑度与信任度。通过入户宣传与地推式户外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在小区内提升垃圾分类的影响力。与社区联合合作,与街道网格员一同在小区对居民进行一对一的垃圾分类指导,不仅增加了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信任度,并且更好地将垃圾分类普及到每家每户中去。联合推广后,各小区使用户数均有明显增加,其中铁西小区在联合推广的半年内,用户数由最初的189户增长到919户。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盘锦市除了在线下设立积分兑换处外,各区域办公室还建立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线上交流群,第一时间解答居民问题。群内的兑换活动可带动其他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咨询、解答活动可将居民反映情况进行实时处理,增强了居民与工作人员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同时,每天在不同的垃圾分类站前,为附近居民安排讲解活动,实际演示垃圾分类操作流程及讲解分类方法和相关知识,并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上门入户演示服务,加强实操演示,将垃圾分类方法普及给每位居民。

在宣传形式上,通过培训讲解、社区广播等形式,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讲明垃圾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垃圾分类的优点及重要意义,呼吁居民积极参与实施垃圾分类。同时引导学生带动家人、领导带动员工、居民带动邻里,让垃圾分类逐渐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分类习惯。

另外,盘锦市在宣传中摒弃了单一枯燥、走形式的讲解方式,将宣传内容编写成大众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舞台秀、游戏互动等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展示,潜移默化地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ews@cau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