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官方网站     

  |  EN
首页  > 新闻  > 协会发文  > 老网站新闻不显示
旅馆、快递、商超将成上海生活垃圾监管“重地”

来源:东方网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单位全覆盖,居民区覆盖率80%,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量已达到4800/日。近日,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开展本市生活垃圾处置和再利用专题考察活动。当天,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实地考察了老港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参观了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等设施,听取市绿化市容局、老港固废基地开发有限公司介绍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情况,并开展座谈。总体看来,上海已初步形成“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格局,取得阶段性成效。

 “市民对生活垃圾的知晓率达到98.99%” “2018年全市湿垃圾分出目标量为3480/日,实际已达到4400余吨。数据显示,两网融合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量年度达到1100余吨/日,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量4800/日。目前,上海已建成14座末端处置设施,处理能力达28650/日。

去年,上海改建分类投放点9700余处,改造41处中转设施,累计完成两网融合服务点3463个。通过利用物联网和智能监控等技术,上海正在建立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信息化监督平台,搭建面向公众的垃圾分类混装混运举报平台,对分类投放、驳运、收集、运输和处置环节违规行为进行双向监督,保障生活垃圾分类体系顺利运行。

尽管当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真正抓实办好这项工作还有差距。健全全社会的垃圾分类体系,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成年人应该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孩子们从小就形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今年61日前,市绿化市容局将协调相关成员单位,(修)订一批配套文件,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同步施行。推动旅馆、餐饮行业限制或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加大对在上海经营的快递业指导,提高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届时,上海还将加大净菜上市在标准化菜场和生鲜超市、大型超市等场所的推进力度,落实新建和已建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场的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配套工作。力争2019年底,全市70%以上居住区实现分类达标。”                                 摘编自东方网(201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