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浙江省建设厅厅长项永丹带队调研杭州垃圾分类工作,先后走访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萧山环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和萧山区金辰之光小区,现场了解“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项目、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置项目、易腐垃圾前端精分做法等垃圾分类先进做法,并开展交流座谈。省建设厅、市城管局、萧山区和余杭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约50余人参加。
项永丹厅长一行首先来到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实地查看公司开展“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项目运营管理情况,了解公司如何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系统与分类回收设备相结合方式,打通“分类投放、分类(回)收集、分类运输与分类处置”各环节。
在座谈会上,他指出,到2020年,浙江省垃圾分类工作要实现两个零目标,即:城镇生活垃圾增量为零和垃圾零填埋,企业要围绕着政府制定的这两个目标开展精准管理,做好垃圾分类“全”的同时,更要发展企业的“专”。
随后,在杭州萧山环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他现场查看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了解工艺流程后,并叮嘱要进一步完善易腐垃圾处置链条,形成易腐垃圾处置闭环,将“湿垃圾”彻底变为可利用的资源。据统计,项目年处置餐厨废弃物73000吨,年产生沼气近700万方,发电900多万度,提炼生物毛油5500余吨,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
在萧山区城厢街道金辰之光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代表详细介绍了小区主要采取“一户、一桶、一环”的分类模式,易腐垃圾每户发放小绿桶,独立编号、智能识别、精准计量,并在单元楼出入口安装收集柜,由工作人员回收易腐垃圾并定时清洗维护,供居民再次使用,确保实现易腐垃圾前端精分。
同时,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在小区内设立好嘞便民服务亭,采用积分制鼓励居民分类投放。目前,小区日均易腐垃圾收运量达900千克左右,居民参与率已达95%以上。
项永丹表示
居民前端分类的重量、质量等信息上传至智能监管系统,实现了数据到户、总量到车,值得肯定。通过该系统的不断完善,全区生活垃圾减量是否实现,可以真正“用数据说话”了。
对于下一步工作开展,
项永丹要求:
居民的垃圾分类智能账户,要同步实现除易腐垃圾之外的其他种类垃圾的投放记录,从而更加精准地判断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率、准确率。
要进一步完善居民分类投放的追溯机制、激励机制和负向督促机制,进一步丰富积分兑换的物品,以垃圾分类助推小区整体环境提升。
要统筹考虑垃圾(尤其是易腐垃圾)清运时间和频次,着眼小区环境和居民生活幸福感,精准安排,尽量缩短垃圾集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