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南宁市公共厕所建设的脚步加快,首府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市民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2017年南宁市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的市政惠民工程中,明确新建10座、改建23座公厕,让“小公厕”解决“大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便利生活环境。
近期,东葛思贤路口的“花草”公厕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该公厕前4种不同种类的花草爬满公厕外立面,绿油油的植物长势喜人。不仔细看,都不知道这是一座公厕,还以为是个小花园呢!公厕引入了绿植,不仅改善了环境,还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该项工程是青秀区响应南宁市立体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实施的首个采用垒土的立体绿化工程,也是南宁市第二个立体绿化公厕。除东葛思贤路口的公厕外,南宁市已经在桂雅路小学、逸夫小学、滨湖路小学、云景路小学4所学校实施立体绿化项目。项目采用的是自动淋灌系统,无需人工施肥,后期无需太多管护,随着在公厕等场所逐步搭建立体绿化,将很大程度地扭转公厕“脏乱差臭”、避而远之的局面。
不仅是立体绿化公厕惹人喜爱,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公厕也出现了。在中尧路的二桥北桥头公厕以及滨湖广场的公厕前,设置的电子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着公厕的使用情况,前往公厕的市民络绎不绝。公厕改造后,设有独立卫生间,脚踏式冲水,干净卫生,无异味。
目前五象新区已布局公厕达13座,位于体强庆歌路口的公厕设计颇具岭南文化风格,琉璃瓦屋顶,由4间低矮的房子围成庭院,四周还种有竹子,看起来别具一格,公厕的正面还设置了汽车停车位,满足不少车主“内急解手”的需求,让公厕不只是“方便”,还将打造成城市的“驿站”。五象新区新建公厕将根据男女如厕时间不同的特点,在条件允许下,调整男女厕间使用面积,原则上按照1∶2的比例重新安排男女厕间蹲位。
今后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公厕将投入使用,更好地服务市民。目前五象新区正在对4座公厕进行“三通一平”,并将尽快开工建设,3座公厕则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今后五象新区将在开发建设中,按照“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的要求,开展环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继去年改建33座公厕、新建8座公厕后,2017年南宁市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的市政惠民工程中,明确新建10座、改建23座公厕。根据南宁市城市管理“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至2020年,南宁市投资7500万元,按照规划需求,在市区逐年开展公厕建设,满足市民需求。
从南宁市城市管理“十三五”发展规划可以看出,今后南宁市将强化环卫规划建设用地保障,以五象新区为重点区域,严格按照规划选点,在该区域范围内的重大项目实施前或实施过程中,配套建设环卫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基础设施。坚持环卫设施建设用地统一规划,提前预留,合理安排垃圾处理设施、环卫车辆停车场、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环卫职工休息点等环卫基础设施用地,保障环卫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