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五水共治、清洁乡村工作,一段时期以来,淳安全县上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公厕革命”,力求从思想上、管理上、制度上根本性提升公厕环境,进一步提升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和环境卫生。
一、动员部署,吹响“集结号”。 全县召开专题动员会议,县委书记对“公厕革命”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推行千岛湖公厕标准,针对景区、城区、驿站、农村不同的公厕在规划、建设、管理上都要有不同的标准,同时要建立公共厕所所长制,让每一座公厕都有人保洁、管理,让千岛湖的公厕与千岛湖一流美景、一流环境相媲美。会后,各部门、乡镇积极行动。县委办、县府办立即召集住建、旅委、农办等相关部门、乡镇召开座谈会,起草“千岛湖公厕”标准。汾口镇召开推进会,将厕所革命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进行了强调、部署,确定改造提升集镇公厕,完善农村公厕功能,消灭户用露天厕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目标任务。安阳乡召开工作推进会,成立乡公共厕所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同时组织力量对全乡公厕进行地毯式排查,制定改造提升方案。
二、积极行动,挂出“作战图”。各乡镇积极行动,针对辖区内的公厕开展综合分析研判,纷纷挂出“作战图”。文昌镇按照“一所一长、属地管理、包干问责”的原则,逐一明确具体厕所所长和厕所保洁员,构建包村干部和村干部捆绑的“厕所革命”责任体系,做到“有人可找,有人可查”,实现了厕所整治的责任明晰化。同时开展“最美公厕”评选活动,按照各村实际创新效果和重视用心程度,对每个公厕进行排名,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姜家镇实行五级管理责任人,书记总负责,镇长总所长、镇班子责任所长、镇干部责任所长、村级管理所长。工作职责层层落实,监督职责环环相。中洲镇对全镇28公厕进行了集中攻坚改造提升,目前均已实现通水、通电、干净、挂牌四项基本要求。汾口镇对农村户用的露天厕所进行集中拆除,统一绿化美化,8月底前全部完成验收。安阳乡统一安排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翻漏、粉刷、水电设施修理、制度标识上墙,目前全乡37个公厕都已完成。
三、各显神通,提升“颜值度”。各乡镇在提高标准、注重细节、精品意识上下足功夫。文昌镇组建一支由7名高考艺术生组成的墙绘队伍,结合各行政村的需求,对东树坑、潭头、文屏等6个村的厕所进行墙绘,或梅花、兰花、乡间小道乡村美景配上美美的诗,或“惜水润万物”、“节约用水就是赚钱”等护水爱水宣传图画,不但提高了颜值,更在无形中提升了群众的卫生意识和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界首乡邀请县壁画专家对13个行政村的公厕进行外墙宣传美化。枫树岭镇就地取材、就地设计,利用废弃的石磨、破旧的水缸、装修的废料、路边的毛竹进行简单的搭配,让厕所周边环境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汾口镇对集镇所在地的公厕进行提标改造,要求茅屏村、横沿村等中心村、精品村及有条件的村在厕所改造提升时融入乡土气息、文化元素,打造精品示范点。
四、强化督查,探索“长效化”。为使公厕保洁长效化,各部门乡镇积极探索,强化督查。县五水共治指挥部结合每月一次的清洁乡村检查,将公厕检查单独列入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姜家镇实行五级垂直管理模式,管理员每日保洁,村级“所长”每日巡查,镇干部“所长”每周巡查,镇班子“所长”半月综合检查,镇长“所长”每月督查通报,有效促进“公厕革命”层次化、规范化、日常化。文昌镇各村发挥保洁员、老年协会、村妇联等村级配套组织作用,结合协会活动、党员固定活动日和各类节日,开展志愿服务、定期抽查等活动,优化厕所保洁管理模式。安阳乡充分发挥各村保洁员和乡村两级干部员的作用,做到公厕每日有保洁,每周有监管,每月有考核。大墅镇依托党员队伍、妇女队伍组建公厕管理“志愿服务队”,建立全镇“公厕所长”工作交流微信群,不定期推送曝光公厕环境照片及保洁情况,同时将监督电话上墙,及时处理群众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