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28—29日,“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厂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培训活动”首期培训在宁波圆满结束。
该培训是由世界银行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FECO)合作,利用全球环境基金开展的“中国生活垃圾综合环境管理项目”的任务之一,具体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中环协生活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该培训旨在引进欧洲先进的生活垃圾焚烧的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BAT/BEP)技术,提高我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能力,避免和减少二噁英类和其他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培训将分别在宁波、成都、西安、深圳、武汉与北京开办6期;有8名经过“中国生活垃圾综合环境管理培训师培训项目”的行业专家作为培训讲师进行授课;每期培训学员45人左右,包括生产运行主管、值长、锅炉主控和环保专工等岗位。

全国生活垃圾焚烧企业培训首期培训选择在“中国生活垃圾综合环境管理项目”的示范城市之一宁波举办。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晶昊主持培训活动开幕并作了项目介绍。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处长任永、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环境管理处处长徐谟开、宁波市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李志明和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学军出席培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康恒环境、光大环保、深能环保、绿色动力、中科实业等企业以及项目另一示范城市昆明的15个生活垃圾焚烧厂,47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期望通过此次培训比较、借鉴、学习和掌握国内外适宜和先进的垃圾焚烧厂管理理念与运营经验,进一步提高中国垃圾焚烧水平,持续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FECO副室主任宋博宇首先对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环境管理相关政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和GEF中国生活垃圾综合管理项目进行介绍。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宋博宇
来自中环协生活垃圾处理专委会、康恒环境、光大环保以及天楹环保的4位培训导师分别从垃圾特性与环境管理、垃圾焚烧与控制、环境污染控制和运行与维护最佳实践4方面进行了教学授课;并且对焚烧系统因负荷变化的调控、焚烧锅炉的腐蚀控制、二噁英类物质的排放控制、焚烧厂环境社会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还对烟气再循环技术、干法与湿法脱酸工艺、焚烧厂主要利益相关方及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拓展和丰富了学员的视野、技术储备和案例经验。

中环协生活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刘畅讲授“垃圾特性与环境管理”课程




培训教学现场
为加深学员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培训教学结束后,项目组组织学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考核,47名学员全部顺利通过考核并获得培训证书。

培训证书
29日下午,学员到宁波明州环境能源有限公司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及交流,一路从宣传教育展厅、抓吊控制室、中控室、烟气处理间听取了该厂建设运营情况及技术工艺特点的介绍,学员们就建设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经验分享。



本次培训为国内焚烧企业深入交流和探讨提供了一次宝贵机会。通过此次培训,促进了国内各焚烧企业之间的经验技术交流,加深了对垃圾焚烧厂高水平建设以及精细化运行管理的认识,在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经验、技术和管理理念对中国垃圾焚烧行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期培训将于9月11—12日在成都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