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官方网站     

  |  EN
首页  > 新闻  > 地方新闻
末端设施先行 助推全链条建设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胡春明 朱治宁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

湖南省长沙市通过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先行以及处置能力升级,“倒逼”前端分类工作开展,在近年来的生活垃圾分类探索实践中,找到了推动垃圾分类的“加速器”。“十三五”期间,长沙市初步构建了“4+X”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即四类生活垃圾以及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各得其所”,实现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总量出现减量拐点。


厨余垃圾实现100%资源化利用


2011年,《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颁布,拉开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序幕。2012年,长沙市建成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经过长达8年的努力,长沙市实现了餐厨垃圾全覆盖收运、无害化处置和100%资源化利用。2019年12月,投资2亿元的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处理厂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洪山园区,是完善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的重点工程,设计日处理厨余垃圾超2000吨。该厂新建全封闭地下处理车间,车间内部建设处理线4条,为技术进一步升级预留处理线2条,并配套建设1万吨的厌氧发酵资源化利用系统。在这里,通过对从全市收集的家庭厨余垃圾进行高压脱水,使水渣二相分离,其中废水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废渣进入焚烧项目焚烧发电,实现前端脱水减量和后期资源化利用。目前,该处理厂可日处理厨余垃圾800余吨,平均脱水率约为15%,每天可产生沼气约5000立方米,可发电约8000千瓦时。

2019年以来,长沙市向居民发放厨余垃圾桶30余万个,2019年提质改建厨余垃圾站82座,配备小区分类清运车1100余辆。2020年,市级新购分类运输车662台调配至各区县,各区县再分别配套购置,确保每个小区均具备厨余垃圾分类收集能力。


目标为“全焚烧”、“零填埋”


长沙市的其他垃圾由物业服务企业或社区环卫部门分类收集至其他垃圾收集站,然后统一由各区环卫部门收集,运往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集中压缩,再通过大型密闭式集装箱转运车,运往固废场进行清洁焚烧或卫生填埋处理。

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占地面积180余亩,主要承担长沙市6区1县其他垃圾的压缩转运处理任务。中转处理场一期工程于2005年4月投产,二期工程于2012年12月建成,日中转能力达7200吨,垃圾渗滤液日处理能力达800吨。场内配套建设有智慧环卫运行中心、技术设备研发中心、国家级公众开放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员工生活配套设施等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是国内处理规模最大、功能最完整的大型垃圾中转处理场之一,是行业内获评最高等级“AAA级”的垃圾转运站。目前,垃圾中转处理场每天压缩、转运全市生活垃圾近7000吨,通过对松散生活垃圾的大比例压缩、大容量转运,使运输效率提高5倍以上,极大地提升了城区内垃圾清运速度,大幅降低了垃圾运输成本。

长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位于望城区的黑麋峰,拥有全国一流水准的设备和技术,长沙市分类后的其他垃圾均在这里进行清洁焚烧。该项目平均每天可处理5000多吨其他垃圾,占全市日产生生活垃圾的85%左右,日发电能力达200万千瓦时。

长沙清洁焚烧项目建成于2018年,荣获“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被评为“湖南省环卫行业标杆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垃圾清洁焚烧,不仅能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值,还能综合利用垃圾,变废为宝。炉渣可做成行道砖、广场砖、透水砖等建筑材料,生活污水、渗滤液、浓缩液等全部可以循环利用。该市在厂区建立了高科技智能化的固废工作监管平台,并和环保部门实现联网共享,对进场垃圾量、焚烧工况、烟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公布监测数据。

为实现长沙市生活垃圾全量焚烧的目标,长沙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与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协同处置二期工程项目已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6月建成投产。清洁焚烧二期项目占地面积约203亩,总投资23.58亿元,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市政脱水污泥500吨、生活垃圾2800吨。项目建成投产后,固废处理场将达到日处理生活垃圾1万吨、污泥1000吨的处理能力,长沙将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和“零填埋”的目标。届时,生活垃圾填埋区将封场并进行生态修复,长沙固废处理场将成为集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和垃圾渗滤液综合协同处理的环保产业园,集环保工艺展示、环保教育于一体,实现与附近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之间的协调共赢发展。


生活垃圾总量出现减量拐点


据长沙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市的有害垃圾以小区为单位设点进行收集,由社区人员或者物业服务人员送至区(县)规划的有害垃圾暂存点,定时或者通过预约方式,由第三方公司运输至长沙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进行专业化、无害化处置。可回收物以小区为单位设点进行收集,定时或者通过预约方式由第三方公司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再由具有相应处置能力的公司进行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长沙市对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园林绿化垃圾进行源头分流,减轻末端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压力,提升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效率。

长沙市推进生活垃圾管理全过程的制度化、法治化,《长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于2020年10月出台实施。该市还出台了生活垃圾阶梯式计费、终端处理区域生态补偿两个办法,实行市级奖补、区县兜底、社会资本参与的经费保障政策,实现垃圾处理由市财政全部“买单”向市、区财政共担的转变。长沙市每年支付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服务费约12亿元,2018年以来市财政每年安排4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各区(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奖补,2019年安排1.5亿元用于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提质改造,极大地激发了各区县源头减量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2018年,长沙市生活垃圾总量首次出现了减量拐点,年度总量较上一年度减少13.59%。2019年的总量较上一年度控量基数再减少4.6%。2020年,预计长沙市生活垃圾总量(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为297.49万吨,在城市面积日益扩大、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较2019年总量302.5万吨减少约5.01万吨,降幅为1.66%。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ews@caues.cn